读书班研讨发言(6篇)
厦门市市直机关领导主题教育读书班研讨发言(6篇)
感悟真理伟力 打造“工”字服务矩阵
许毅青(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市总工会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把广大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汇聚成强大动力,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工会力量。
坚持思想引领,凝心铸魂跟党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把执行党的意志的坚定性和为职工服务的实效性统一起来,以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充分运用职工书屋、“工悦领读”、劳模宣讲等职工喜闻乐见的载体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团结引领全市职工把对“两个确立”的深刻领悟转化为“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
坚持改革创新,实干担当促发展。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深入实施“咱们工人有力量”主题实践活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果有效集成;广泛开展群众性劳动和技能竞赛、“五一先锋号”亮号示范行动,积极构建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作体系;组建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工会联盟,大力培育数字劳模工匠,促进数字经济与匠人匠心融合发展。
坚持职工为本,践行宗旨强服务。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维权服务主责,惠企稳岗助力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长效机制,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积极拓展工会爱心驿站、共享职工之家等服务阵地;持续深化“暖心工会·多彩服务”、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平安返厦等服务品牌,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当好职工的娘家人。
坚持固本强基,提质增效树新风。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以“县级工会加强年”为契机,大兴调查研究,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入;创新建会入会方式方法,形成广泛覆盖、有效运行的组织体系。推进智慧工会建设,实现线上线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工作新格局;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持续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学思想见行动 凝聚青春力量
黄芳(团市委书记)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团市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要求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加强理论武装,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通过读书班、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交流研讨、领导班子上党课等形式读原文、悟原理,创新学习载体,广泛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深化“青年讲师团”计划,扎实推进“青马工程”,发挥“青春厦门”新媒体矩阵作用,着力提升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的能力水平,引导全市团员和青少年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深入调查研究,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发挥厦门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独特优势,组织广大团干部深入一线、深入青年,对照14个方面调研内容带着问题调研,不断改进调研作风,着力破解6个方面问题,抓好成果转化。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主动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深入基层、走进青年,集中全市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智慧找短板、挖症结、想对策、谋思路,为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提供有益参考。
弘扬奋斗精神,实干担当促进发展。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持续深化青少年思想引领,深入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县域共青团改革,持续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者等“青”字号品牌工作。办好两岸大学校园歌手邀请赛等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弘扬厦门作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发源地的红色文化,开展“鹭岛花朵”少儿文艺汇演等活动。用助推高质量发展、服务青年成长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团结带领全市团员青年在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深学细照笃行 谱写巾帼华章
庄海英(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
党有号召,妇联必有行动。市妇联把高质量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着力凝心铸魂,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切实担负起引领服务联系妇女群众的政治任务。围绕打造“近邻宣讲”品牌,深入开展三八红旗手“五进”、元宇宙宣讲等特色活动,把讲理论与讲政策、讲道理与讲故事、讲“国之大者”与讲群众利益关切结合起来,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鹭岛千家万户,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着力贯联聚力,彰显重实践、建新功的巾帼力量。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胸怀“国之大者”,发挥妇联“联”字优势,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妇女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敢于斗争、勇于负责,聚焦问题、知难而进。同时,围绕“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岗位建功、两岸融合等巾帼系列行动,引领广大妇女群众真抓实干、建功立业,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学习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着力破难增智,提升办实事、解民忧的服务本领。把联系和服务妇女作为工作生命线,结合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断创新服务妇女的载体手段。聚焦妇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率先全省成立“厦门市家庭成长研习院”,构建“智慧服务 幸福家庭”指导服务体系,精准精细服务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落实直接联系妇女群众制度,打造“鹭岛姐姐会客厅”,深度联络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手(集体)等领域群众,解决服务联系妇女群众“最后一米”问题,不断增强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弘扬嘉庚精神 凝聚“自己人”力量
陈永东(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市工商联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始终坚持“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方针,紧紧围绕“两个健康”主题,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把“自己人”的力量充分凝聚起来,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做新时代“陈嘉庚式”企业家,同心奋进新征程。
以新思想为指引,凝聚奋进力量。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定向,开展“四进”活动,团结引领民营经济人士正确理解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坚定信心、大胆发展。依托陈嘉庚纪念馆和厦门商会历史陈列馆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着重加强年轻一代的教育引导,深化“红青庭”等党建品牌建设,努力选拔培养一支高素质、有担当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
以高质量为标准,服务发展大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稳预期稳信心、助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指示批示精神,锚定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目标,聚焦我市“一二三”战略规划,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认真履职尽责,开展“四走”调研,强化金融惠企、法治护企、税务暖企、培训强企等“四企”活动,抓准企业所需、积极建言献策、竭力纾困解难。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引导民营企业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强化科技创新、坚守实业主业,积极参与“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成为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以陈嘉庚为楷模,涵养家国情怀。深化“厦门企业家日”内涵,践行亲清政商准则,厚植尊商重商亲商安商沃土,引导民营经济代表人士以陈嘉庚为楷模,勇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慈善,投身光彩事业,通过“百会万企兴村富民”等行动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发布厦门市民企百强榜单,以标杆引领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开展“优秀会长”等评选,以典范带动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为厦门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
黄锦城(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市科协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协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四服务”的职责定位,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求成效,扎实推动新时代新征程科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永葆为民本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作为着力点、支撑点,构建“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工作体系。以“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抓手,传承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传统,为群众排忧解难。
坚持自信自立,引导胸怀“国之大者”。加强优秀科学家培养举荐,抓好“中学生英才计划”审核推荐。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推进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讲好科学家故事,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
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服务发展大局。强化产业创新赋能、科技智库集智、科学普及培基、科技交流合作,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鼓励学会聚焦科技创新服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找准定位、找到舞台,在科技赋能发展上展现积极作为。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工作服务质效。把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科协工作出发点、落脚点。加强党建统领,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科协组织嵌入基层、工作融入基层、力量深入基层。以“互联网+”集成科协优势资源,主动融入数字化转型大局,促进服务提质增效,为推动厦门实现科技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系统观念,完善科普顶层设计。纵深推进科普供给侧改革,大兴调查研究,紧盯短板弱项,构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体系,推动设立科学传播专业职称,探索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打造厦门特色科普品牌。
坚持胸怀天下,强化对外科技交流。持续加强与台湾地区科技社团交流合作,团结服务台籍科技工作者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大局。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秉持开放、信任、合作理念引领科技工作者共同应对国际复杂变局。
凝聚“艺”心促发展 担当使命建新功
陈影(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市文联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凝聚强大力量,写好新时代“文艺答卷”。
一是注重培根铸魂,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和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厦门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优势,组织党员干部和文艺家代表,到高山党校开展主题读书班,在“神山”基地追寻红色记忆。通过举办“月阅谈”学习明理读书沙龙、编撰发行《厦门文学艺术人物专辑》、开设“崇德尚艺 培根铸魂”主题讲堂,引导广大文艺家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二是优化服务功能,建立高效畅通的联动机制。组织参评国内重要艺术大奖、举办“文艺沙龙”,落实“文艺两新”服务驿站八项举措,升级“厦门文联”视频号及微信号,不断打造温馨温暖的“文艺家之家”。积极承办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等重大赛事展演活动,扎实开展“文艺润疆”等艺术交流活动,创新开展“翔安大桥”桥铭牌、厦门市苏颂医院题字征集等,不断打造创新创业的文艺交流基地。办好“文艺大讲堂”、公益培训班,在高校设立“文艺名家工作室”,通过文联服务点、文艺两新服务驿站等平台载体,不断提升为民惠民文艺教育基地功能。
三是对标顶级文艺,打造厦门特色的精品力作。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培育厦门文艺“爆款”。聚焦发展重点,促进各文艺门类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以联袂、嫁接全国各类文艺培训、展览、讲座、评奖、沙龙等为契机,邀请更多的文艺名家来厦讲学、授艺。用好国家、省市各类文艺发展资金和扶持基金,对标顶级文艺赛事,通过“名家一对一提升”、专家会审点评、文艺展演等,打磨文艺精品。发挥闽、台优势,深挖歌仔戏、高甲戏、南音、漆画、石雕等特色资源,推动厦门文艺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来源:厦门机关党建
2023-06-21 23:42:18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