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为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江西组工微讯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为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宜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徐云涌

 

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中部地区重要人才中心,一体推进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优化升级,营造尊才爱才、敬才重才的良好氛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找准工作定位,以打造人才流入优选地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引进培育人才、激发创新活力、优化发展环境上持续发力,为宜春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智力支撑。

围绕重点产业优服务,构筑产才融合强磁场。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近年来,宜春市紧扣服务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锂电新能源头部企业,以产业链带动人才链、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市委书记领衔推进锂电首位产业人才筑链行动,市委人才办探索推行人才专项编引进高层次人才制度,盘活300个人才专项编制,向锂电产业重点企业倾斜,全市锂电产业聚引国家级人才33人,博士研究生77人,硕士研究生240余人。乘着产业高速发展的东风,宜春正朝着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重要集聚区的目标迈进,我们将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聚焦全市“1+3+N”重点产业体系,量身定制急需紧缺专业目录,加快建设与主导产业配套的人才集群;持续深化校企校地合作,支持本地院校与企业加强人才协同培养,主动与南昌大学、江西理工、省农科院等大院大所“攀亲”“结友”,强化产业联合科技攻关;同步推进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活动,既注重引进高精尖缺人才,也关注高层次人才背后的团队,汇聚众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补短板,开辟引才聚才新路径。作为内陆中小城市,唯有突破常规、改革创新,才能破除制约引才聚才的短板。近年来,宜春以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为牵引,8名本土孵化人才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创新推出引才关口前移的“青苗计划”,吸引8500余名青年学子加入,探索实施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定的“金牌农夫”计划,培训高素质农民4697人、基层农技员477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随着人才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立足自身特点,形成人才比较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我们将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充分发挥“人才飞地”“研发飞地”等聚才优势,加大柔性引才力度,促进跨区域间人才和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实现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在外地、创新创业在宜春;坚持着眼长远、引育并重,充分释放“青苗计划”人才回流效应,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强人才培养,合理挖掘各层次人才潜质,扎实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健全完善各领域人才梯队;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持续为人才减负松绑,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强化系统思维用人才,搭建才尽其用大舞台。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宜春市坚持系统思维用好干部、人才,探索打通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人才相互转化通道,连续14年开展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2800余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业务部门工作骨干,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择优选派150余名硕士研究生担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选派三批次青年干部人才赴生产一线帮扶锻炼,解决技术难题68个,争取项目资金近6000万元。在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的背景下,我们将坚持以用为本,继续畅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间人才流动通道,开展引进硕士研究生选派到市属国企、开发区和统计岗位工作,让人才在经济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探索搭建更多展现人才创新创造价值的平台场景,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任务,紧贴发展需求,加强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让人才有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持续加大教育、医疗卫生、农业专技人才培养使用力度,鼓励引导更多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在基层广阔天地挥洒青春、贡献力量。

打造一流生态强吸纳,涵养近悦远来好气候。人才和环境就好比鱼和水,水能养鱼,鱼能活水。近年来,宜春市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推动市县两级领导联系3000余位专家人才及“青苗学子”,单列专项指标从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改进和规范人才引进流程,营造公平公正引才环境,持续打造人才流入优选地。人才工作不仅要有“凤凰牌”,更要有“永久牌”,我们将坚持把打造一流人才服务生态摆在突出位置,不断优化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服务环境;坚持市县联动,持续优化升级、迭代更新人才政策,加大政策宣传推介、跟踪督办、刚性兑现的力度,以应知尽知确保应享尽享,让广大人才感受到宜春求贤若渴的态度和尊才爱才的诚意;坚持公共服务突出标准化、提升便捷性,个性服务体现精准化、提升获得感,聚焦各类人才生活上的“关键小事”,全力解决好住房安居、医疗健康、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建立高层次人才“一对一”代办、帮办制度和服务质效评估机制,对优秀人才“一人一策”给予专项支持,“一事一议”解决实际困难,持续打造人才宜居宜业的造梦空间和温馨港湾。

供稿:宜春市委组织部

16 09月

2023-09-16 20:54:23

浏览238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在省委办公厅落实会上的讲话 共创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社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