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组织担当凝聚团结伟力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以组织担当凝聚团结伟力
发布时间:2025-09-05 作者:孙立霞
(作者系新疆阿克苏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关键是凝聚人心。组织部门要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动能,为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思想引领立根铸魂,把准正确政治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在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深入悟。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有计划、分层次举办专题研讨班、进修班,重点加强对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的培训轮训,全面提升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政治能力、政策水平和工作本领。充分运用年度考核、党建述职评议、政治素质考察等方式,把干部在民族工作领域的政治立场、担当精神、实绩实效考准考实,注重在维护团结稳定等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的现实表现考察,确保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表里如一。
筑牢坚强战斗堡垒,厚植基层治理根基。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凝聚各族群众的“主阵地”。要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稳疆安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健全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设置,所属村民小组、社区网格全部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配齐专兼职网格员队伍,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延伸到各网格内。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议事协调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发挥乡村法律明白人、“四老”人员等民间力量作用,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实施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计划,不断盘活集体资产、做强本地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实力支撑服务能力提升,夯实党组织凝聚民心的物质基础。深入挖掘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故事,营造同心奋进的浓厚氛围。
锻造过硬骨干队伍,夯实团结中坚力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人”是关键因素。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作为识别干部的重要依据,严格政治标准,强化政治把关,重点选优配强统战民宗、意识形态、经济、教育、科技等领域的领导力量,把那些真懂、真熟民族政策,会抓、善抓民族工作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采取下派任职、上挂锻炼、交流培养等多种方式,有计划地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边疆一线、基层前沿、复杂环境、吃劲岗位“墩苗”历练,推动他们在解决民族地区实际问题、联系服务各族群众中砥砺作风、锤炼本领、增长才干,成为关键时刻靠得住干得好、群众信得过的重要力量。要创新完善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引导各类人才积极投身边疆建设,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怀,培养造就更多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互促进,开展党员承诺践诺、党员志愿服务、党员组团服务等活动,引导党员在维护稳定、促进团结、带动发展和服务群众中走在前、作表率,成为各族群众的“主心骨”。
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凝聚人心夯实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在于赢得人心、汇聚伟力。要持续推进以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为重点的民生工程,用好群众困难诉求收集化解闭环机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功能建设,推动文化体育、农技推广、法律援助、健康义诊、金融惠农、邮政快递、放心农资“七下乡村”,促进养老托幼、助餐助行、家政便民、公共就业、家庭医疗、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八进社区”,不断提升村(社区)服务群众水平。落实“四下基层”工作要求,组织各级党员干部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深入基层一线,体察民情民意,找准制约发展、影响团结的难点堵点,精准施策破难题、促发展、聚人心。
(作者系新疆阿克苏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5-09-05 17:45:47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