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才集聚” 战略 加快构筑湖湘一流创新人才高地
坚持“人才集聚” 战略
加快构筑湖湘一流创新人才高地
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付宏渊
一流的事业,需要一流的人才。湖南历来是人才的沃土,书写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时代凯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湖湘人才高地。作为湖南高校,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之路,勇担培养、集聚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的重任,追寻科学前沿、实现科学突破,重点引进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作为湖南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大学,必须准确把握“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致力于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汇聚更多工程技术人才和哲学、社会科学等优秀人才及大批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更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落实“党管人才”,构建开放包容的人才治理体系
党管人才是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坚持党管人才就是要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深化“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党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完善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加强政治引领。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学校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学院发挥主体责任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校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激发人才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压实各二级党组织人才工作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加强党对人才的政治吸纳。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努力把广大人才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各职能部门要树牢人才优先思想,眼中有人才,心中有责任,增强人才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打造一流的人才服务生态和发展环境。
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化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作为高校要引导人才“心怀祖国、服务人民”,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国尽责;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祖国的未来上;牢记教师“第一身份”,回归教书育人本分,努力成为青年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完善多元评价制度,构建开放包容的人才治理体系。充分把握学科的差异性,完善人才分类评价考核体系,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创新团队考核方式,赋予团队更大自主权,支持团队建成一流。破除“论文至上”“帽子至上”,引导教师多元发展。坚持依法治校,强化人才合约管理,完善人才薪酬待遇与履职年限相匹配的机制,引导人才扎根湖南、奉献祖国,同时也支持人才在履约前提下合理流动,真正构建开放包容的人才治理体系。
坚持“学科聚才”,推进人才集聚战略
学科是高校办学基础单位,既是人才培养基地,也是人才集聚高地。
2022-05-10 22:31:57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