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我眼中的组工干部】征文选登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岛城先锋

“不一样”的组工干部

作者:栾雪

青岛市党员教育中心

 

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廉洁勤奋、求实创新一直是组工干部坚守的优良作风,这份坚守获得了很多人的肯定,很多人的赞赏,很多人的信任,但同时也收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说他们有“强迫症”,有人说他们“不近人情”,也有人说他们对家庭“不负责任”,似乎每个人眼中的组工干部都不一样,我也想谈谈我眼中的组工干部。

一个个“较真”背后是对组织工作的责任担当。“明天‘四不两直’的任务再细化下”“方案的内容还需要再精简下”……组工干部看上去对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吹毛求疵”,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那是因为他们知道组织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不管是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还是党组织关系转接、来信来访等的处理,都要严谨细致、出不得一丝差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的道理,无论办文办会办事,都要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新时代组工干部更要在工作中坚持“工匠精神”,凡事都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将事情认真办好,注重细节,追求完美,而不能当“差不多先生”,抱着“过得去就行了”的想法对待组织工作。

一次次“爽约”背后是对组织工作的执着坚守。“爸爸,你说好周末带我去公园,为什么不去了?”“朋友,说好晚上一起聚聚,怎么又来不了了?”“真对不起,我这有点工作任务真去不了……”,在工作中,组工干部领到任务总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是单位里最“靠谱”的人,可在许多亲戚朋友眼中,他们似乎变成了“不靠谱”的人。但在我眼中,正是这一次次的“爽约”,成就了一枚枚坚守岗位的“螺丝钉”。党的组织工作在党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无疑对组工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坚守一时容易,难的是一世坚守”,新征程上,每一个组工人都要维护好“组织部”这块金字招牌,把“坚守”当成一种习惯,始终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树好形象,做党和群众信得过的组工干部。

一句句“拒绝”背后是对组织工作的尊崇敬畏。“您看今年的考核……”“咱今年评优的事……”“不好意思,凡事必须按照规定。”一句句的“拒绝”,让组工干部经常被贴上“不讲情面”的标签,而这些“不近人情”是因为他们深知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组织部门肩负着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建队伍聚人才等重要任务,担负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重大责任,面对职责使命,组工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社交圈、生活圈纯洁,工作圈、活动圈规范,不碰“高压线”,不越“雷区”,真正做到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做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的卫士。

在他人眼中“不一样”的组工干部,在我眼中却都一样,一样的忠诚,一样的担当,一样的实干,一样的可爱……

 

青春铸就组工魂

作者:玄国晓

青岛市民政局人事处

 

参加工作10年时间里,先后在烟台、青岛两地从事组织人事工作近9年。在我眼中,我身边的组工战友们都有一个“硬脊梁”、一副“铁肩膀”、一股“牛脾气”,经常是“5+2”“白加黑”地忙碌着,正如朱治国同志所说“选择了组织工作就选择了实干与担当,左肩累了换右肩。”他们时刻保持冲锋姿态,坚守初心、秉持匠心、服务用心,把党员的先锋形象牢牢树立在岗位上。

“千万锤成一器”

——实干的组工人就该有一个“硬脊梁”

或许今天还是一枚小小的苔花,努力进取,也会像牡丹一样,灿烂地绽放。组织工作无淡季,组工干部一年到头多处于工作任务重、强度大的环境中。

在其他单位同事眼中,我的战友们都是工作狂,在组织部工作期间,我们的日记里,周一至周四几乎每天晚上加班成为常态,完整的周末没有过记录。这种看似“苦行僧”的辛劳,相较于曾连续一个周工作至凌晨,操刀一鼓作气完成农村换届材料138页近7万字,曾经沧海难为水,挑灯伏案已淡然且从容。急促的脚步声、接连不断的电话铃声、堆积如山的报表方案、罗列有序的档案材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总是一丝不苟、悄无声息、不知疲倦地忙碌着。那一份份基层调研报告,一张张征求意见表,张扬了作风过硬的内涵;那周密严格的考核程序和方案,昭示着公道正派的风范;那对贫困学生的一笔笔资助,讲述着铁面无私背后的深情;那群策群力打造的观摩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建融合发展区,齐心协力推动的人才强市战略,一心为民的城市基层党建,无不彰显着团结拼搏的“大智慧”。

在家人眼中,我的战友们一点也“不顾家”。鲜有机会像其他丈夫一样陪怀孕的妻子遛弯转圈;鲜有机会陪孩子度过完整的欢乐假期;更很少有机会为家人做一顿晚饭,为孩子洗一次衣服;周末的时候,只能看着别人在朋友圈里秀恩爱、晒幸福。爱人说“等你回家吃饭”,他们的回答多是“别等了,我得加班,晚点回家。”孩子问“什么时候能回来陪我们玩呀?”他们的回答多是“乖,加完班就立马回家。”朋友约“老同学,晚上出来坐坐聊聊天?”他们总说“真不巧,今晚得加班,改天我请你。”他们常说“工作上的账,一丁点儿不能欠”,正是把这种工作上、责任上的“不欠账”,作为最大的责任担当,在积累中实现升华。

我的战友们,可以为赶一个紧急汇报材料,紧锣密鼓、通宵加班到凌晨;可以为完成一个报表,好多顿饭是坐在办公桌前吃完;会经常出现在村委大院、水果蔬菜大棚,把脚上的泥土带回家;经常奔跑在田间地头,和坚守在乡村振兴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们放眼收获的快乐。在这里,他们没有站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第一线,也没有舞台上的鲜花簇拥和掌声雷动,但各项事业都离不开队伍的支撑、组织的保障、人才的引领。

“越是艰险越向前”

——担当的组工人就该有一副“铁肩膀”

越是担子重、头绪多,越要有“站在高处看全局,跳出局外看局内”的战略眼光。组工干部从事的是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工作,必须擅于从全局来思考问题。组织工作面广量大,没有熟稔的业务、十分的效率为支撑,很难出色完成任务。于玉部长要求全市组工干部要练好组织工作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领,夯实政策业务和干部人头两个基础,持续打造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

着眼构建全市民政系统典型培树长效机制,到市民政局工作之后,我们反复推敲,制定岗位建功典型宣讲系列规划方案,连续4年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开展全市民政系统岗位建功典型事迹宣讲,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广泛宣讲,进行互动交流,足迹遍布7区3市,累计宣讲40余场次,典型事迹直击人心,让人泪目,震撼灵魂,连续2年推荐典型参加全市百姓宣讲大赛,共有6人荣获一等奖,岗位建功典型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央、省、市等媒体高密度多频次多方位宣传报道,为市直机关典型宣讲打造样板,并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业务不精、本领恐慌”是困扰青岛民政事业发展的难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在能力提升、素质拓展、典型引领、比武打擂等方面发力,构建全链条干部素质能力培训体系。先后开展“实干奋进 聚力前行”素质拓展等活动5次,2022年以来,共开展15期“民政大讲堂”、8期专题辅导报告会,先后安排100余名干部参加省“四进”、抗疫志愿服务、蹲点调研等体悟实训。深化校地合作培训,与青岛农业大学合办青岛城乡社区治理学院,与青岛大学合办青岛社会工作学院。先后组织赴南京、成都等地学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和城乡社区治理先进经验,将更多的他山之石转化为鲜活的“青岛实践”。

“信服是干出来的”

——奋进的组工人就该有一股“牛脾气”

“取法于上,得乎其中;取法于中,得乎其下”。我的战友们深入践行“四提”、“五要”,努力把每件事情、每项任务都做细致、做扎实、做到位,大家都觉得他们是实在人,是因为他们太“较真”。对上报的材料和各种会议文件稍有一点不按规定不符要求,他们较真,耐心细致地指出不合规定和要求的地方,做好解释工作,并要求重新整理提报;对同事和基层撰写的材料文稿用词版式不正确、有错别字的,他们较真,从不含糊、从不马虎,要求不要再出现类似错误;小事当大事做,他们较真,在日常琐碎的工作中,接听一个电话、接收一封信件、接待一位来访者,他们都会以百分之百的认真去对待。他们的“较真”还表现在对人的真诚上,无论是领导、同事还是基层的同志,都一片热心,没有亲疏之分,总是真心相待,一视同仁。

俗话说,“不怕千招会,只怕一招鲜”。我的战友们干工作不拘泥于习惯和传统,思路宽、胆识足。在组织部,我和我的战友们探索建立党内政治生活标准化体系,在全市印发“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规范化模板,要求市委和基层党委构建起“分级负责、双线结合、全面覆盖”督查制度,相关做法被省委组织部推广。到民政局,我和我的战友们探索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明晰岗位职责边界、工作规范和目标任务,因岗选人、就事考人、凭绩定等,全面承接全市综合考核指标,强化结果导向、强化关键少数、强化定量指标。

“组工人的眼里是有光的”,朱治国同志的这句话令不少人为之动容。作为年轻的组工干部,我将认真践行初心使命, 锤炼作风、提升能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踮起脚尖向优秀组工干部看齐,奋力追逐对党无限忠诚之光、对事业高度负责之光、对自己严格要求之光!

一朝为组工,终生组工魂。不管岁月蹉跎、时光荏苒,不论艰难困苦、风雨征程,心中那份坚守,必将不断指引我奋勇前进!

——玄国晓

18 08月

2023-08-18 23:48:19

浏览261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坚决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崇高使命 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在服务保障干好两件大事中彰显价值所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