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强基赋能”夯实城市之治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强基赋能”夯实城市之治

发布时间:2025-07-18 作者:陈泮成

(作者系天津市宁河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

 

核心提要

●以“一面旗”为统筹,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以“一张网”为统管,着力构建全域覆盖、无缝衔接的网格体系;以“一阵地”为依托,构建集约共享、精准高效的党群服务矩阵

●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治理模式,优化村(居)民议事会制度,聚力解决居民关注的停车、物业、违建等治理难题,充分撬动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依法治市,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用好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城市基层治理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天津市宁河区始终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以“强基赋能”工程为抓手,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善治格局。

坚持高位谋划、重心下移一体推进,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当前基层治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根子上还是领导体制不够健全、工作机制不够顺畅、组织体系不够完善,条块不协同、上下不合拍。以“一面旗”为统筹,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建强用好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任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健全覆盖政治引领、综治能动、法治保障等六类治理主体的责任体系,建立定期研究重大政策、部署重大工作、督办重大任务的常态化机制。聚焦“飞地”治理难题,积极探索“三省(市)四地”“毗邻共治”治理新路径,带动“四地”产业协作、志愿服务、信访维稳等领域协同联动,打造跨区域治理的“宁河样板”。持续优化“吹哨报到”机制,全面推行“二次吹哨”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直接应哨制度,着力破解基层不敢吹、不愿吹、吹不动等问题。以“一张网”为统管,着力构建全域覆盖、无缝衔接的网格体系。针对部分村社区“有网有格无人干”问题,实施“党建引领结网”工程,党建引领“强网”,健全落实“村(社区)—普通网格—微网格”治理架构和“村(社区)党组织—普通网格党支部—村民小组(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推动基层组织体系和网格治理体系深度嵌入、有机融合。按照“分类划分、规模适度、边界清晰、动态调整”原则,精准划定居民普通网格和自然保护湿地、园区、教育等专属网格。打造“1+1+X+N”全科网格,发挥党组织书记、社区民警、专业指导员、基层网格员四方联动效应,实现一网统管、一格统揽、一网协同,打破“九龙治水”困局。以“一阵地”为依托,构建集约共享、精准高效的党群服务矩阵。围绕公共服务覆盖不均、治理半径过大问题,紧扣“15分钟服务圈”理念,促进党群活动、政务服务、协商议事深度融合,推动“小哥驿站”“银发公社”“老年食堂”等特色治理载体持续升级。定期举办书记论坛、基层治理沙龙,专题研究基层治理问题。持续创新空间换服务治理模式,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引入养老、托育机构,不断优化社区服务供给体系,使之成为基层治理的“活力因子”。

坚持骨干队伍、多元力量一并建强,筑牢基层治理支撑保障。宁河区村级组织体量大、情况杂,人手不足、专业不强、合力不大仍是制约基层善治的重要因素,只有构建起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力过硬的人才队伍,才能有效解决治理堵点,打通治理“神经末梢”。选优配强基层干部,健全选育管用链条。建立“优秀书记示范库”“基层书记培育库”“‘两委’干部后备库”,强化基层治理骨干专项培训、轮岗实训,落实“全岗通”、导师帮带、谈心谈话等制度,构建“全过程”职业培养体系。强化激励保障措施,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聘事业编制人员力度,畅通向上交流渠道。健全教育培训体系,用好街镇党校、书记工作室等载体,不断提高基层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领。突出科学化管理,完善村社区干部绩效工资与评星定级结果、个人考核结果双向挂钩机制,健全村社区干部退出机制。聚拢专业人才队伍,提升综合服务质效。搭建区级治理人员专业人才库,完善网格社工、全科社工、项目社工服务模式,注重打造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专业化服务团队。持续用好农村职业经理人、乡村振兴合伙人等新型农村骨干队伍,实现基层服务模式从“粗放供给”变为“精准滴灌”。注重发挥派驻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对村级组织的帮带提升作用,满足基层差异化需求,有效提升民生需求响应效率。充分发动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力量,成立青年骑手协会、“的哥”联盟,不断发挥新就业群体“城市探头”“民情前哨”的作用。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治理模式,优化村(居)民议事会制度,聚力解决居民关注的停车、物业、违建等治理难题,充分撬动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力量。

坚持扩权赋能、减负增效一同发力,破解基层治理突出问题。推进基层减负赋能,目的在于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坚持“松绑减负”。从“简机制、简考核”入手,科学合理划分条块事权、进一步明晰街镇的权责边界,明确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清单和村级自治职责任务清单。强化科学考核,健全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无感化”考核,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资源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打响“N考合一”“A4纸考核”机制品牌,探索将村社区考核指标均整合到星级管理等路径模式,变“多头重复考”为“一次综合考”。坚持“赋能放权”。从“壮队伍、壮体质”入手,持续开展“三个一批”“薪火渠梁”工程,组织优秀年轻干部在基层治理“主战场”经风雨、见世面。扎实开展借调街镇基层干部专项整治工作“回头看”,推动借调人员“回巢归位”,充实基层干部骨干力量。强化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定期邀请农村法律事务、社区物业管理等领域专家现身说法,帮助基层干部开拓思路、提升履职能力。坚持“同题共答”。依托普通网格和专属网格,统筹公安、消防、司法等各类专业力量,建立四级网格治理体系,大幅缩减治理服务半径。推动区委各直属党委(党组)工作与社区大党委建设相融合,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进一步充实基层治理力量。扎实开展新一轮“书记项目”创建活动,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切实让基层治理成效惠及千家万户。

(作者系天津市宁河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


19 07月

2025-07-19 07:26:05

浏览28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党建聚力破解物业难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