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工作方法 力促精文提质
来源:忠诚党办人
作风建设之我行:
改进工作方法 力促精文提质
(浙江省湖州市委办公室文电法规处张至和,忠诚党办人2025年6月30日发布)
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过程中,有三个关键词让我深受触动。结合文电法规工作实际,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一是聚焦“徙木立信”,推动基层真减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这让我联想到政治学中的“塔西佗陷阱”。我想,群众信任的得与失,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人往往是基于自己接触的片段、切片进行判断推理。比如,群众会根据与他接触的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去评判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党的形象。因此看似细微的作风小问题,却是关乎党长期执政根基的大事情。作为文电法规工作者,我们紧扣中央八项规定中的“精简文件简报”这一核心要求,靶向整治“文山”顽疾,持续推进文件全量严控行动,对三类文件、信笺、白头、发电、简报和其他文件进行全量管控,同时明确未经批准,议事协调机构、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通过坚决砍掉冗杂、空泛公文流转,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腾出更多时间精力服务群众、抓实主业。
二是聚焦“自我革命”,确保文件真管用。作风建设本质上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就是要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在文电法规工作领域,我认为,自我革命就是革除头脑中与发展了的客观实际不相符的东西,这就意味着要打破惯性、重塑标准。过去,有选择性地照抄上级文件被视为“保险”做法。但随着公文新规落地,如明确4000字篇幅、20%以下的重合率等,要求我们必须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为此,我们把调查研究作为制发文件必经程序,严格落实“三评估两审查”制度,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确保前期工作真正了解情况、掌握问题。同时,发挥好“办文指数”评价、备案审查通报等反向约束,确保每一份文件都立足实际、务实管用。
三是聚焦“化风成俗”,促进作风真扎根。我的理解,作风的“作”字是个体的行为表现,“风”字是基于个体的行为表现所形成的一种整体氛围,又反过来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两者相互影响、循环作用。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关键在实现从规则约束的机制运转到人的自觉行动的升华。在具体实践中,“作”的方面,我们有针对性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把不再单列“总体要求”内容,不分段阐述“组织保障”部分,不再很小一件事也成立领导小组或专班,不随意开展创建示范等固化为铁规矩,推动区县和市直部门严格遵守、养成习惯。“风”的方面,迭代文电法规工作八法等机制,从细节入手逐渐纠治作风问题,改变诸如“校核文稿看两遍即可”等粗放思维,以“十年磨一剑”的恒心持续发力,让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内化为行动自觉、外化为条线准则。
2025-07-06 09:10:03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