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性品格
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性品格
杨建军 字数: 2560
《 学习时报 》( 2025年07月07日 第 01 版 )
人民性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鲜明品格。人民群众的意愿诉求与利益关切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跃升与变化。习近平经济思想鲜明的人民性品格,既体现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上,更体现在顺应新时代实践发展变化、体察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要求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体察人民群众发展新期待的高质量发展内涵
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科学回答经济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过程中,把这一思想鲜明的人民性品格,应用于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发展新期待的要求中。一方面,这一思想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群众的发展诉求更多地表现在由基本解决“有没有”问题后对解决“好不好”问题的关注上,明确揭示了我国经济必须实现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的科学定位,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要求上,进一步突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等民生指标,通过推动有质量、有效率、可持续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高质量发展”必然带给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内涵,助力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顺应人民群众发展新需求的持续发展理念
习近平经济思想人民性品格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这一品格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谋划布局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重点上,统筹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兼顾效率与公平、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等;在具体推进中,针对收入分配、产业发展、生产安全、公共治理、公共服务、“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环境保护,以及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等具体问题,强调必须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这些认识,表明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性品格,构建了外延增长与内涵提高、当下发展与持续发展、发展机会公平与发展结果公平的完美统一,使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展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融通中获得了更为充分的体现。
激发人民群众发展新动力的创新发展意识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面对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重大变化,适应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放诸新发展理念之首,以创新驱动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以提升创新能力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的战略重点,以国家、行业重大科技研发为引领,高水平研发平台为支撑,科技创新基金为保障,以企业自主研发为主体作为构建科技研发创新体系的根本要求,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作为加强企业主导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等全新认识,凸显出创新在激发新时代人民群众发展新动力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深刻认识;作出了“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战略部署;提出了营造创新生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的现实任务。这些重要认识与重大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强化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注入了动力支撑,提供了激发与调动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发展、为改革发展贡献聪明才智的内在驱动力。
满足人民群众发展新愿景的安全发展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进入新时代,在我国处于从发展中大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阶段,由大向强、将强未强的背景下,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复杂,人民群众对国泰民安的诉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对筑牢推进发展的国家安全屏障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艰巨,这都对安全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尺度的要求。围绕这些要求,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粮食安全方面,提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在能源安全方面,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长期战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方面,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在水安全方面,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在国家金融安全方面,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在网络和信息安全方面,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在生态环境安全方面,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等。这些都是为实现发展和安全的统一、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依靠基础与主体力量。
拓展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共赢发展的新空间
人民群众在发展中不断增长的新期待,内蕴着的是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观察与审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性品格,深刻体察广大群众对经济发展由更多关注如何做大做好“蛋糕”向如何分好用好“蛋糕”转变的深刻变化。一方面,把共享发展要求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通过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另一方面,突出强调“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以鲜明的“共建共享”谋划,使人民群众既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也作为享有发展成果的主体,以共建发展促进成果共享,以成果共享引领共建发展,使广大群众能够在“共建”中各尽其能,在“共享”中各得其所。同时,通过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行动,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在与邻国共谋发展、同世界共享机遇的过程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作者系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2025-07-07 11:58:58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