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确政绩观引领干事创业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以正确政绩观引领干事创业
作者:程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选人用人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政绩观树得正、敢为善为、奋发有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着力打造一支特别讲政治、特别有闯劲、特别重实干、特别善创造、特别守规矩的现代化建设干部队伍。
强化以学铸魂,夯实初心为民的政治定力。正确的政绩观体现干部干事创业的初心使命,过硬的本领是干部为民造福的底气所在,必须发挥教育培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让干部把正确政绩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想淬炼要融入日常。坚持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学思想强党性的重要内容、列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的必修课程,通过常委会示范学、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干部大讲堂联动学等方式,教育干部树牢与党性修养相匹配的政绩观。政治历练要严在时常。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常态化开展政治体检,推动政绩观教育从任前向经常延伸、从领导班子向一般干部延伸,督促干部树牢与政治立场相一致的政绩观。实践锻炼要落在平常。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引导干部深入矛盾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搞调研、办实事、促发展,推动干部树牢与人民利益相吻合的政绩观。专业训练要抓在经常。深入实施领导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新发展理念专题轮训,推行基层干部实战化练兵模式,引导干部树牢与新发展理念相符合的政绩观。
强化政绩导向,释放奋发有为的干事活力。用人导向体现政绩观导向,用什么样的人就是倡导什么样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以鲜明的用人导向引领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注重实干实绩用干部。健全干部日常了解机制,通过巡视巡察、考核考察、蹲点调研等方式,立体化了解班子运行质态和干部履职状态,优先从年度考核“第一等次”单位提拔重用干部,让实干者实惠、优秀者优先;坚决调整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对考核排名末位、重大项目推进不力的干部及时约谈、果断调整,以组织的“动真”推动干部的“真动”。坚持人岗相适选干部。做好干部队伍梯次储备,建立党政正职人选后备库,大力培养使用年轻干部、专业型干部,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紧扣发展实际和发展阶段,对承担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重大任务的部门具体分析,把懂经济、懂招商、懂发展的干部选拔到最合适的岗位。突出攻坚克难配干部。围绕城市更新、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重难点岗位,选派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的党员干部到一线历练,跟踪评价干部表现和实绩,把既有本事又干实事、既有政绩又有政声的干部用好、选好、配好。
强化严管厚爱,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真抓实干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落脚点,要着力消除妨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因素,以有温度的关爱、有力度的激励和有底线的包容保障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关心关爱要实。认真落实疗休养、体检、休假等制度,保障干部的身心健康,提振精神状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建立完善镇街权责清单,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权重,对承担高质量发展任务较重的部门单位,适当提高年度优秀比例,让干部干事有劲头、发展有盼头。正向激励要准。建立和完善干部政绩观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职务与职级并行、及时奖励等政策效应,对贡献重大、实绩突出的干部晋升奖励;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包括评估、申诉、澄清、保护、激励、保障等在内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监督管理要严。紧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综合用好专项督查、审计信访和日常了解等监督检查成果,全面检视领导干部树牢和践行政绩观情况,对不顾发展规律、违背新发展理念要求、片面追求政绩的干部坚决调整处理,推动正确政绩观深入人心、高质量发展蔚然成风。
(作者系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3-09-06 15:33:34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