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确政绩观引领改革进程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以正确政绩观引领改革进程
发布时间:2024-08-26 作者:司吉昇
(作者系青海省海北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核心提要
●挖掘整理一批文化遗址、先模人物等红色资源“富矿”,生动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两弹一星”的丰功伟绩,讲好海北的改革发展稳定事业,引导广大干部以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在关键时刻中辨“德”,在重大任务中识“能”,在一贯表现中看“勤”,在工作成效中考“绩”,在作风表现中察“廉”,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政绩观树得正,敢为善为、务实落实的干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从政、谋事、创业的“总开关”。要大力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正确政绩观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树牢宗旨意识,增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精神动力。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源于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根本价值取向。要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以“1+10”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工作机制为载体,广泛推行领导干部“联点服务”、在职党员进社区“承诺服务”、村社干部集中“坐班服务”等服务群众常态化模式,推动党组织和党员用心宣传教育群众、用情联系服务群众、用力组织凝聚群众常态化、长效化。要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六个一”活动,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建强用好驻村工作队、党员先锋队,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做深做细乡镇基层政权建设提质增效和村社“十有”工程,让各族干部群众共建美好生活、共享发展成果、共促民族团结。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关乎群众利益的难点、堵点、卡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与群众话冷暖、唠家常、谈心声中,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要持续深入开展好“一名党员一面旗”、“双百一千”先锋选树等活动,切实把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筑牢各族党员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让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强化党性锤炼,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党性锤炼愈强、党性修养愈深,则正确政绩观愈牢愈正。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政治要件,作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党校培训的必修课程,教育干部强化党性修养、树牢正确政绩观。要充分利用好原221基地旧址遗迹、各级党校、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等载体,挖掘整理一批文化遗址、先模人物等红色资源“富矿”,生动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两弹一星”的丰功伟绩,讲好海北的改革发展稳定事业,引导广大干部以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五统一”支部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围绕是否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经常性开展政治体检,在红脸出汗中祛除思想杂质,明辨是非,牢记宗旨。要结合干部教育培训“百千万”工程,组织开展新发展理念专题培训和集中轮训,加强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引导干部树牢与新发展理念相符合的政绩观。
注重实绩导向,践行好“树什么样的政绩”的问题。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要突出政治标准,健全完善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机制,在关键时刻中辨“德”,在重大任务中识“能”,在一贯表现中看“勤”,在工作成效中考“绩”,在作风表现中察“廉”,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政绩观树得正,敢为善为、务实落实的干部,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情况纳入干部实绩考核档案、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和日常调研、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等重要内容,聚焦改革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考察识别干部,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考察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要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针对不同领域、部门、类型、层次的考核对象完善“年度+平时+专项”的“三位一体”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权责清单,持续压减督检考数量,改善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关键难题。要强化典型引领,引导干部从身边典型中汲取动力,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形成学习先进、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
坚持严管厚爱,牢记好“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虚浮。要加强警示教育,以生态破坏、非法开采等负面典型案例为正己之镜、警醒之钟,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让干部习惯在“聚光灯”下履职用权、在“放大镜”下开展工作。要把政绩观错位问题作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畅通纪检、信访、审计等各方涉干信息共享机制,运用好教育提醒、日常监督、专项整治等各项措施,及时防范纠治政绩观错位问题。针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组织、纪检部门不定期列席会议旁听“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情况,加强“一把手”监督。针对新提拔年轻干部,通过任前谈话打好“预防针”,谨防急于求成引发政绩冲动。要以有温度的关爱、有力度的激励和有底线的包容保障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从慰问、疗养、救助、体检、休假等多方面构建关心激励干部“大礼包”。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认真执行海北州容错纠错和澄清保护机制,出台受处分处理干部教育管理使用意见,让政绩观正、想干业绩的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对影响期满、担当干事的干部大胆合理使用,推动正确政绩观深入人心、高质量发展蔚然成风。
(作者系青海省海北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4-08-26 18:25:14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