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三支队伍”入口关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把好“三支队伍”入口关
发布时间:2025-07-11 作者:龙志勇
(作者系湖南省龙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党员是党的形象的最直接体现,支部书记是基层党组织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第一责任人,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选优建强“三支队伍”是基层组织部门的一项系统工程,既是首要任务,也是质量保证。
把好新纳党员入口关,确保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对那些政治上不合格、想混入党内捞好处的人,一个都不能要。”当前,有的基层党委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把关职责履行不到位的情况。要坚持政治标准,制定细化基层发展党员责任清单,逐个环节明确基层党委及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入党介绍人等人员职责,提出失职失责处理办法,实行全程纪实制。对于因不愿得罪人而“跟从式表决”的情形,要结合不同领域、行业和岗位特点,健全党员推优制度,引导党员正确对待手中权利,客观公正发表意见建议。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对拟发展党员的道德品质、现实表现、服务群众意愿等进行深入了解,多方面确保考准察实。及时公示推荐结果,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推优环节中有包庇行为的党员进行相应处理。构建“组织部门牵头压责抓、行业部门各司其职抓”的联审体系,建立行业部门联合审查制度,确保联审质量。
把好新任支部书记入口关,增强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以抓支部书记作风建设为切入口,增强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完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机制。坚持政治标准,健全“乡镇党委初审、县委组织部会同乡镇综合研究、县直部门资格联审、县委研究确定”的审查机制,层层把关推荐人选。持续用活在职人员择优一批、乡土能人挖掘一批、相关部门推荐一批、外出人才引回一批、适度并村吸纳一批的“五个一批”选人机制,选优育强村级后备力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选准“双好双强”带头人。针对一些党支部书记主责主业不担当和重业务、轻党建的问题,建立“干部考察必问、考核评价必评、调研指导必看”的作风建设责任落实机制,注重发挥党建述评考指挥棒作用,推动支部书记愿担当、负责任、作风好。发挥纪委监委、组织部门监督职能作用,形成压力层层传导、责任闭环落实的工作机制,推动各责任主体知责、担责、履责。“三新”领域党支部书记流动快,难以及时掌握其风腐问题。要构建“组织部门领舞,社工、交通、市监、网信等部门跳多人舞”的工作格局,通过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形式,推动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推行“三新”领域党支部书记资格审查关口前移制度,突出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意愿强烈、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标准,全面考准察实推荐人选。
把好新进年轻干部塑造关,扣好“第一粒扣子”。从近年来查处的情况看,一些年轻干部面对不良诱惑和“围猎”腐蚀,作风防线往往容易失守。要把年轻干部作风建设作为着眼未来的“良心课”,斩断由风及腐链条。充分利用招录考察、岗前培训、入职教育、任前谈话等关键节点,常念“紧箍咒”,提醒年轻干部从小事小节守起。精心组织开展青年读书班、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加强正确政绩观教育,筑牢思想根基。建立年轻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早发现纠正腐败苗头和廉政风险。建立“导师帮带制”和纪检、组织重点监督制,注重加强“八小时外”监督,突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重点岗位新提拔年轻干部的管理监督,着力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推动监督全覆盖。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推进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推动年轻干部受警醒、知敬畏、守底线。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咬耳扯袖、当头一棒,防止用多个错误掩盖一个错误和一条道走到黑。
(作者系湖南省龙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5-07-14 11:20:03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