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唱响基层治理协奏曲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唱响基层治理协奏曲

发布时间:2025-10-31 作者:韩柏枫

(作者系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关乎国家长治久安。要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变管理为治理、化被动为主动,着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体系。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治理基础。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主心骨作用,通过织密网格、建强阵地、示范引领,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织密网格体系,贯通执行脉络。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便于管理”原则,优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推动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网络,确保党中央及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直达“末梢环节”。加强阵地建设,筑牢战斗堡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不断提升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加大对基层的投入保障,改善活动阵地,建强基层队伍,使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服务群众。发挥先锋作用,激活内生动力。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常态化参与基层治理,在政策宣传、民意收集、志愿服务等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形成党员冲在前、群众齐响应的生动局面。

紧扣群众需求,提升服务质感。群众是基层工作的“评分者”,必须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将纾民困、顺民意、聚民心贯穿工作全过程,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关键小事和急难愁盼大事。围绕多元需求,优化服务供给。推动服务资源向基层汇聚,制定精细化服务清单,针对人居环境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噪音扰民等群众关切问题,构建“网格发现、镇街分流、部门响应”的闭环处置流程,实现“民呼必应、未呼先行”。整合多方力量,送达贴心服务。完善“15分钟便民圈”功能配置,凝聚社区干部、专职网格员、片区民警、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推动政策咨询、矛盾调解、文体活动、健康管理等贴心服务精准送达群众身边,真正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聚焦重点群体,升级服务体验。加快打造全域便民生活圈,重点面向“一老一小一困”群体,常态化开展“医路开花”健康服务、“乐享关怀”助老行动、“周末课堂”托管辅导等特色活动,让不同群体便捷享服务,全面提升基层服务的可及性与体验感。

推进多元共治,凝聚强大合力。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协奏曲”。要充分激发群众主体作用,广泛汇集民智民力。搭建协商平台,引导群众参与,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局面。依托网格党组织和党群服务中心,搭建“凉亭议事会”“板凳议事会”等多元平台,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推动者,对身边事、公共事主动发声、共同出力,切实增强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话语权与获得感。健全民主机制,通达民情民意。在村(社区)全面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议事—执行反馈—监督落实”闭环管理机制,让群众参与有制度可依、有流程可循,切实将民主权利转化为基层治理实效。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共治格局。持续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建强专兼职委员队伍,广泛动员社会组织、企业单位、新就业群体等力量融入治理体系,常态化开展邻里互助、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作者系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01 11月

2025-11-01 11:42:03

浏览15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打造汇聚人才的创新会客厅 “下一步”当有好下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