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基层治理“工笔画”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绘就基层治理“工笔画”
发布时间:2025-05-19 作者:郑一
(作者系北京市石景山区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基层治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多元主体共谱的“交响乐”,要把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
●重塑最小治理单元,形成“党建引领、数智支撑、规范高效、常态运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要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深化多元共治不松劲,推进精细治理不停步,办好民生实事不懈怠,以深耕细作的精神绘就基层治理“工笔画”,让居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往深里谋,以党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基层有力、全局主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治理是一项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浩大工程,各级党组织,特别是街道和社区是推动基层治理的动力主轴,要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整体性谋划、系统化设计,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严密组织体系、压实责任链条,把党的决策部署快速贯彻下去、落实到位,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基层治理方向正确、动力强劲。在强化思想引领上出实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的学习,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严密组织体系上下功夫,健全完善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四级层级清晰、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形成区委高位领导、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社区党组织一线落实、网格党支部堡垒聚合的工作格局,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在压实责任链条上做文章。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要用更多精力服务群众,到群众中间问计问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将治理成效和服务群众的成效作为评判履职成效的重要依据,健全责任传导、督查问责等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链条,确保治理任务落地见效。
往优里推,以多元共治凝聚治理合力。基层治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居民群众、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谱的“交响乐”,要优化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把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让居民群众紧跟上来,建立完善居民公约,搭建社区议事厅、线上微议事等协商议事平台,引导群众从坐等服务向主动议事转变,在治理中“唱主角”“当主人”。让驻区单位参与进来,依托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推动驻区单位资源清单与社区需求清单对接,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引导其参与社区服务,建立“双向评价”体系,使驻区单位从被动配合转为主动下沉资源、共解治理难题。把社会组织培育起来,实施社会组织培育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支持本土社会组织发展,为居民提供法律调解、“一老一小”、入户视访等服务,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往细里抓,以全域网格创新治理模式。网格化管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服务群众精准化的有效载体。当前,网格化治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网格划分还不够精细、作用发挥还不充分、数智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要着眼变革重塑最小治理单元,进一步划小网格、完善机制、强化智治,形成“党建引领、数智支撑、规范高效、常态运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科学划分网格,按照规模适度、便于服务、无缝衔接的原则,因地制宜划分网格单元,建强网格长、网格员队伍,让居民看得到网、找得到人。完善运行机制,建立网格事项闭环处理机制,形成网格巡查、问题上报、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的工作流程,推行“网格吹哨、部门报到”,联动职能部门及时处理网格内的各类民生诉求,做到及时发现、高效解决。强化数智赋能,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推进数智治理平台建设,开发基础信息管理、事件上报、AI党建等功能模块,通过手机APP实时掌握网格动态、开展上门服务,实现基础信息实时录入、政务服务随时查询、相关报表一键生成、政务应用减量瘦身,提升治理智能化水平。
往实里做,以解决民生难题提升治理质效。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根本目的是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要坚持人民至上,把群众大大小小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不断融入基层治理的设计,用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重点领域攻坚,紧扣群众关切,系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聚焦管线老化、停车难、老楼加装电梯、环境脏乱整治等高频问题,集中资源力量精准突破,“改”出居住品质、“改”出民心所向。完善民生服务体系,建设“15分钟党群服务圈”,统筹整合社区养老驿站、儿童之家、便民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打造集养老、托幼、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民生服务矩阵,实现公共服务触手可及。提升为民服务效能,大力推进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在街道社区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在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信息化自助服务终端,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更精细、更精准,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服务。
(作者系北京市石景山区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2025-05-19 10:54:51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